3月19日,為表彰新時代社會辦醫人為國家抗疫戰斗所作出的重要貢獻,中國非公醫療機構協會通報表揚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和援鄂醫療隊,泰康醫療旗下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和泰康南京仙林鼓樓醫院榜上有名。
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離不開全國醫療機構的共同努力,其中非公醫療機構功不可沒。截至3月18日不完全統計,全國社會辦醫有285個援鄂醫療隊,2862名醫務人員出征抗疫,有94家政府定點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和集中隔離醫院,提供總床位數達7861張。作為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收治醫院,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提供1060張床位,成為戰疫的主力軍。南京的泰康仙林鼓樓醫院義不容辭,組織了援鄂醫療隊逆行奔赴武漢。醫療隊員們以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最高使命,白衣執甲沖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爭分奪秒搶救患者,與疫魔進行殊死較量,以實際行動為人民群眾構筑起生命防線,生動詮釋了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愿奉獻的崇高精神,充分展現了新時代衛生健康工作者的精神風貌。
提前開業勇于擔當 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樹立非公醫療“戰疫”典范
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是泰康保險集團投資近40億元,按三甲綜合醫院標準新建,與同濟醫院合作管理的高品質三級大型國際綜合醫院,是險資企業創辦醫院的“代表作”,原計劃于4月份開業。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寫了這座醫院的命運。雖然還有大量掃尾工程沒有完成,醫院暫且不具備收治患者的條件,但看著醫療資源緊缺的武漢,以及那些迫切需要床位的患者,泰康保險集團上下無比心焦。經多次主動請纓,2月8日,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終于被確定為確診病例治療點,初期在醫院門診大樓設立病區,按方艙醫院模式運行。
經過三天三夜的“拆家式”改造后,2月10日中午,泰康同濟(武漢)醫院門診樓迎來近百名新冠肺炎患者。2月13日上午,經上級批準,醫院被正式確定為參照武漢火神山醫院運行模式,由軍隊醫療隊承擔確診患者救治任務。醫院啟用A、B樓,緊急改造成傳染病醫院,從原計劃提供860張床位,提升至1060張床位,其中中重癥床位及ICU床位達780張,成為武漢這個生死戰場上的“主力部隊”之一,泰康同濟(武漢)醫院也成為此次戰疫中唯一一家由軍隊醫療隊進駐的民營醫院,醫院獲批為非政府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
從一家尚未竣工的綜合醫院,到被確定為“確診患者治療點”;從醫院提前啟用,接收輕癥患者,到由軍隊支援,接收重癥患者,短短數日,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慨然出征,夜以繼日,英勇奮戰,截至3月18日21時,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累計收治2055人、累計治愈出院1125人,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戰疫主力軍,彰顯了疫情阻擊戰中民營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搭檔。
馳援武漢 泰康仙林鼓樓醫院涌現最美逆行者
在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表彰的名單中,泰康仙林鼓樓醫院陳錦飛、張雪純、黃耀、張德霞、張坤、繆維麗、李家佳、張少云、謝成等九位援鄂醫療隊成員赫然在列,他們中有腫瘤專家、院感專家、呼吸科醫生、重癥醫學科護士等,是泰康仙林鼓樓醫院的精銳擔當。
泰康仙林鼓樓醫院是泰康保險集團旗下首家醫、教、研一體化大型綜合醫院,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鼓樓醫院集團成員之一。一直以來,醫院秉承泰康“尊重生命、關愛生命、禮贊生命”的價值觀,以患者為中心,致力于打造服務于社區、著眼于世界的一流國際醫療中心。
疫情爆發以來,泰康仙林鼓樓醫院火速組建先遣支援隊,第一時間向武漢逆行進發,穿上厚厚的防護服,進入隔離病區,為兄弟醫院——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提供最強有力支持,為患者帶來希望。
不忘初心 民營企業承擔更大社會責任
作為險資辦醫杰出企業,泰康一直懷揣著“讓醫療回歸人文本質”的理念,以患者為中心,推進價值醫療創新,通過普惠醫療與中高端醫療相結合,建設滿足多層次需求的新型醫療服務模式。通過打造健康、長壽、富足三個閉環,構建大健康產業生態體系。
2007年泰康投身養老、醫療健康產業,從一家壽險企業跨入大健康領域。經過13年的積累,泰康已經在全國擁有了19家養老社區及康復醫院、5大區域醫學中心、專科醫療體系的布局規模。其中區域醫學中心總規劃床位近5000張。在這次疫情中,兩家醫院投入“火線”參與救治。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從捐錢、捐物、到捐醫院,再到設立一億元公共衛生及流行病防治基金,泰康在短時間內為服務民生做出諸多舉措,為民營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樹立了典范,扛起了民營醫療社會擔當的大旗。
正如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陳東升所說:“作為一家以人文關懷立司的保險集團,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在國家危難當頭的時候,為國家、為武漢提供最寶貴的資源,這是我們的義務和榮幸。危難當頭,匹夫有責,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也將成為泰康永恒的精神財富!”